
中元節的由來是什麼?為何「中元節」要普渡?
Jun 07. 2023
中元節信仰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
又分上元節、中元節、下元節,
合稱三元節。
「中元節」為中國民間最大祭祀節日之一
農曆七月十五日是
中元地官清虛大帝的誕辰,
根據《三官妙經》表示
「中元」是地官赦罪日。
地官大帝在這一天來到凡間,
考察人間與地獄眾生的罪過,
因此在這天,
民間都有祭祀地官大帝的儀式。
孝子賢孫都會在農歷七月
請法師超度祖先,
一來可以感恩祖先的恩澤,
讓祖先早日解脫。
二來可以為陽世子孫積福求赦罪,
並由個人的祖先至一切亡魂。
農曆正月十五日為「上元」,是天官賜人升官、發財的賜福日;十月十五日為「下元」,是水官解厄日,即為祈求神明,解除禍害。
法師上壇誦經施食,
讓惡鬼們具飽滿,
免於眾苦,得還人中。
所謂生者得福,死者得樂,普渡施食。
內能拔薦自己親魂祖先盡皆超生,
外可以幫助三界的幽魂得到解脫。
這是一種大功德,大種福田!
讓活著的人者得到福祿回應,
無論宮殿廟宇、村莊家內,
能於中元佳節,大開甘露法食,
請法師道士誦經禮謝,
普渡無形之靈,使人人元辰康泰,
有罪皆赦,村莊得以安寧,
除無妄之災,賜千祥之福,
功德無量也。
普渡的目的即超渡孤魂野鬼,
道士科儀中的普渡科儀
要進行一連串的法事,
從男堂女室的獻貢、巡筵
登壇說法到普渡化食,
有一連串的科儀形式。